媒老板 - 营销学院 - 清华走出来的商场老兵:双手沾泥,让大象重新起舞

清华走出来的商场老兵:双手沾泥,让大象重新起舞

2025-02-11 18:07:34

  近日,联想宣布个人智能体“小天”已接入DeepSeek,此外,联想还正在与DeepSeek探讨更多深入合作可能性。目前,用户已经能够在联想AI PC系列产品之上直接使用DeepSeek。以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为例,用户可以一键唤醒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在AI Space中点击DeepSeek即可使用,体验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代码生成与编程、数学推理及多模态处理等领域的能力。

  过去几年中,联想的身影屡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逐渐摆脱传统的PC厂商形象,转型成为一家以AI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引领者。事实上,回顾联想过去40周年的征程,之所以能够屡屡取得成绩,关键“掌舵者”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

  刘军是个地道的北京人,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并于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EMBA硕士学位。在2006年至2007年间,他还分别获得了哈佛大学商学院AMP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SEP高级管理人员证书。自加入联想以来,刘军便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公司的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想是刘军职业生涯的起点,1993年刘军于清华毕业后直接进入联想,主持推出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和项目。1993年-1996年,他担任联想集团评测中心工程师、经理,主持推出EGP 系列电脑。1996年,任联想个人电脑研发部经理,设计研发了中国第一台多媒体电脑“天蝎”,这款电脑采用流线型设计,并搭载“幸福之家” 软件。1996年的后几个月,“天蝎”电脑卖出至少2万台,成为第一款真正给联想带来利润的家用电脑。

  到了1999年,刘军又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台“因特网电脑”——天禧,实现了“一键上网”。 该电脑于2000年获得信息技术产业的“奥斯卡”——COMDEX电脑展会大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全球最权威的电脑制造业评比中获得设计大奖。2001年到2003年的两年间,刘军主导创建了连锁专卖店体系,奠定联想PC在中国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带领联想消费台式PC团队连续多年取得亚太第一、世界十强的优秀业绩。

  从2004年起,刘军负责联想集团企划系统与运作系统工作,协助CEO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推进集团运营管理,负责集团采购、商务、物流、质量和生产制造等供应链管理工作。创建和落地“双业务模式”,取得了销量三倍于行业增长的业绩。

  得益于他出色的业绩表现,到了2007年10月,刘军开始担任联想高级副总裁兼消费集团总裁,负责联想全球消费PC业务,打造中国团队为核心的国际化、多元化队伍。2013年1月,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在公司内部邮件中称,公司在新财年划分为Lenovo业务集团和Think业务集团。其中Lenovo业务集团包含联想电脑和原MIDH(移动互联及数字家庭集团)业务,由刘军负责。

  2013年4月,联想举办新财年誓师大会,刘军作为联想Lenovo业务集团总裁首次正式亮相。2014年4月1日起,刘军负责联想移动业务并由高级副总裁(SVP)晋升为执行副总裁(EVP)。

  仔细观察刘军的工作经历,可以看到刘军“双手沾泥”理念的由来,他从小兵做起,做过各种各样的角色:2001年-2003年,刘军任联想集团消费IT业务群高级副总裁,建立新型分销零售体系。2003年-2004年,担任联想集团企划与运作系统高级副总裁,提出集成供应链战略,推动集团供应链改造。2005年-2006年,担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中国首席运营官,成为新联想全球战略制定与业务整合的主要参与者。2006年-2007年,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联想全球供应链业务及公司整体运营工作。2007年到2014年,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联想全球消费业务管理及运营工作,2014年4月1日起专门负责联想移动业务。2015年6月,不再担任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等职务。2017年担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至今。

  聚焦到刘军个人身上,他的履历也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比如2010年的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称号、2018年的“中国经济新闻人物”,以及2023年的数字化转型领军人物、商业创新领袖等称号。2024年,他带领联想中国入选“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卓越管理公司榜单,并同年入选“2024 IDC中国IT行业生态名人堂”。

  智能化转型浪潮下,未来十年将是AI落地应用加速的十年。展望2025年,刘军认为,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刘军等人的指引下,可以预见,联想也会继续依托“全栈AI”战略布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点财网)

责任编辑:何奎良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