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老板 - 营销学院 - 《青春度》:再现攀枝花特区的峥嵘岁月

《青春度》:再现攀枝花特区的峥嵘岁月

2025-02-25 13:34:13

  三线建设之初,风起云涌,群英聚会,先后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建设队伍奔赴攀枝花,拉开了特区战天斗地的开发建设大幕。

  攀枝花特区当时属于军管保密工业区,对外称“渡口”,单位一律以邮箱代号命名,一律不准用单位所在地名。进入特区的建设者,都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成了身负特别使命之人,他们的命运也因此而有别于常人。《青春度》由此而展开。

  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青春度》是李吉顺近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是四〇后女子投身祖国三线建设的青春轶事,也是一代人尘封多年的青春轶事。

  《青春度》以攀枝花特区第一指挥部医疗应急救援机动队李雪雁等12位风华正茂女子的恋爱、婚姻、事业和悲欢离合为经纬,多视角反映国家三线建设初期(1964年—1971年间)攀枝花特区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历程、社会发展变迁和时代精神。

  攀枝花,是因祖国三线建设而诞生的战略经济特区,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长篇小说《青春度》以其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一代青年女建设者的青春经历、梦想追求以及特殊年代里不平常的人生体验,弘扬了攀枝花精神与三线精神。

  《青春度》以历史的视角和艺术的笔触,描绘了在艰苦环境下,一代青年女建设者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投身于攀枝花特区的建设的悲欢离合故事。她们中有的来自繁华的都市,有的来自偏远的乡村……她们与家人分隔两地,承受着孤独和思念的痛苦。但她们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弥补对家人的亏欠。她们在情感上相互理解支持,共同面各种意想不到的种种挑战,为祖国三线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在攀枝花特区的土地上,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她们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波折和磨难。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给予她们特别的外号——“火凤凰”刘彩凤,“冷冰冰”王宝君,“大背篼”罗锦绣,“疯燕子”赵春燕,“爬壁虎”郑晓阳,“忘忧草”王西丹,“都搁平”邹珂萍,“月超超”江晓月,“穿山甲”张元香,“三角梅”刘腊梅、“大力红”吴春红,“惊弓雁”“翻江鱼”李雪雁……

  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砺成长,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三线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细胞。它们代表着三线建设者在艰苦环境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青春度》不仅仅是攀枝花特区建设历程的再现,更是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它展现了青年女建设者们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她们在特殊年代里对祖国的忠诚和奉献。

  《青春度》再现了三线建设初期攀枝花特区的峥嵘岁月再现了青年女建设者的不同寻常的青春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三线精神的力量和魅力。(杨禾疃)

  (附《青春度》图片)

  (来源:点财网)

责任编辑:何奎良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