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财险临夏中支关于“人伤黄牛代理理赔”乱象的风险提示
2025-03-18 14:01:31
2022年6月,马先生驾车与木先生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致木先生受伤及两车受损。经交警认定,马先生负主责,木先生负次责。木先生治疗期间诊断为眶骨骨折、视神经损伤等多项伤情,其代理人高某持病历及三级伤残鉴定书向保险公司索赔90余万元。保险公司审核发现伤残等级与病历不符,申请重新鉴定后结果降为九级,且眼部因木先生不配合未定级。经调查,高某提供的眼部检查报告存在伪造嫌疑。
2023年11月,高某起诉保险公司。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期间,保险公司提交真实检查报告,证实原鉴定材料造假。经释明,木先生眼部伤情未达伤残标准,最终放弃鉴定申请。
近年来,部分不法中介打着“不成功不收费”“专业团队包赔”的幌子,诱导消费者委托代办理赔。他们通过伪造医疗单据、虚报伤残等级、虚构误工损失等手段,向保险公司索取高额赔偿金。若保险公司定损未达预期,便教唆消费者缠诉、闹访施压保险公司,扰乱正常理赔流程。在收到理赔款后,又以“手续费”“关系费”等名义高额抽成,致使消费者实际获赔金额大幅缩水。此类行为严重扰乱了保险行业的公平理赔环境,推高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间接导致车险保费上涨,最终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虽看似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高额理赔款实则得不偿失。一方面,保险公司一旦识破骗局,不仅会追回全部理赔款项,当事人还可能面临额外的违约金、罚款等费用;另一方面为配合中介造假,车主或伤者需支付鉴定费、诉讼费、律师费等一系列开支,甚至因车辆维修记录异常、出险次数过多等因素导致后续保费大幅上涨,长期来看经济负担加重。情形严重的骗保行为,无论是车主、伤者还是中介自身,都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保险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保险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这意味着一旦陷入此类违法活动,将面临刑事处罚,留下犯罪记录,对个人及家庭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在此,中国人寿财险临夏州中心支公司倡导每一位金融消费者都应保持头脑清醒,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自身诚信守法及行业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让保险真正发挥保障作用,共同助力美好生活。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