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智生·北服虚拟时尚教学成果展演”惊艳亮相AW2025北京时装周
2025-03-24 17:04:18

春风拂面,时尚启航。3月22日上午10:30,由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承办的“古今智生·北服虚拟时尚教学成果展演”在万众期待中于北京时装周奥林匹克塔盛大开启。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璐,阿里云设计中心高级体验设计专家吴雨练,优秀校友代表意大利中意珠宝协会副会长吴博,SHINELI帽饰品牌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李珊,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崔敏,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肇辰,企业行业代表、专家学者、校友及师生200余人出席活动。大会由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彭璐主持。
古今智生·人工智能服饰创新设计发布
古今智生,时尚焕新。该环节基于ComfyUI框架,聚焦多模态生成式设计工作流。此次实践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并获得阿里云设计中心与云工开物高校合作计划的技术支持。在彭璐、王涛、吴青蔓三位老师指导下,学生从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出发,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的创造潜力与文化语义,借助AIGC工具探索创新的时尚产品设计,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推动时尚创新发展的前沿成果。


传统文化时尚数字人
贺爽老师团队通过校企课题合作,以蓝色光标旗下数字人“苏小妹”为原型,结合3D建模、动作捕捉、模型训练与UE引擎等制作流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人设计中的创新表达。项目内容涵盖以宋代文化美学为依托,借助数字人形象将宋词意境与故事场景转化为当代设计语言;也包括融合AIGC LoRA训练技术、以二十四节气为灵感创作的非遗文化数字人短片。整体呈现出数字时尚产业融合传统文化、跨界创新的发展新范式。

贺爽老师团队学生:成佳雪

破界而生:人工智能驱动下的PAPHOS时尚数字人发布
PAPHOS(茀)是一位融合神话意象与未来哲思的AI数字人,项目以虚拟设计与AIGC技术为基础,打造跨文明的赛博格符号,构建承载未来文明的“超文本容器”。通过连接时尚品牌与非遗文化,PAPHOS以“智身数态”的形象赋能文化传播,探索硅基与碳基生命的共生态关系,驱动时尚发布与创新叙事的深度融合。王涛老师带领团队突破虚实边界,呈现人与人工智能协同进化的实验性路径,展现数字时尚的前沿想象与文化潜力。


身体的想象:人工智能语境下的首饰数字化创新设计与教学实践
程之璐老师展示聚焦人工智能与首饰设计教育的融合创新,围绕数字技术与AI驱动下的首饰创意生成与实现路径的实践探索。她通过创新的教学工具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虚拟与现实融合的设计语境,拓展首饰创作的边界与可能性。项目强调数字化构想向实体穿戴作品的高效转化,呈现人工智能时代首饰设计教育的全新路径,推动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段的双重革新。


内观数据的再现——如何让数据看见我们?
刘源老师带来本环节内容,以“数据的感官”为切入点,探讨人类感知与数据感知之间的关联与共鸣。通过互动媒体作品为媒介,项目试图回答数据如何“看见”人类、记录个体价值的命题。围绕社交、经历、爱好等人生维度,探索将个体生命轨迹进行可视化表达的路径与方法,呈现数据时代人机交互与感知设计的全新思考维度。


嘉宾对话
展演结束后,进入嘉宾对话环节。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赵璐、阿里云设计中心高级体验设计专家吴雨练、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彭璐齐聚舞台,与主持人王薇老师就虚拟时尚的未来发展、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文化、时尚设计的数字转型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赵璐高度评价此次虚拟时尚作品展演,并分享了鲁迅美术学院在各年级课程中全面推进AI融入教学的经验,对虚拟时尚设计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吴雨练在谈及AI设计创作时强调了“人”的主体性,而彭璐则指出,在AI设计时代,设计教育更应着重培养设计师“从0到1”的原创能力。

本次“古今智生·北服虚拟时尚教学成果展演”不仅展示了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教学探索成果,更搭建起学术、产业与社会多维对话的平台。虚拟时尚设计作为时代变革中的重要趋势,正以崭新的方式重塑设计理念与表达路径。在AI与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北服师生正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探索未来时尚的无限可能。



(来源:点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