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老板 - 营销学院 - 金立晗:在艺术与技术边界构筑未来

金立晗:在艺术与技术边界构筑未来

2025-04-07 13:41:04

  建筑师,这一常被提起却又带着些神秘色彩的职业,他们是想象力的践行者,也是城市秩序的设计者。从摩天大楼到城市广场,从温馨住宅到充满艺术气息的音乐厅,是谁为它们赋予形状、功能与灵魂?在艺术与技术、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之间,建筑如何成为真正的桥梁?

  金立晗,一位活跃于国际建筑舞台的中国青年建筑师,正在用自己的作品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他现任职于纽约知名建筑事务所 KPF(Kohn Pedersen Fox),同时也是其个人建筑事务所 Studio Lihan的创始人。近年来,他的多项独立设计作品屡获国际建筑与设计大奖,以其原创性的空间语言和严谨的建造逻辑受到广泛关注。

  出生于中国杭州,金立晗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并曾在法国巴黎著名的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实习。他的职业足迹横跨中、美、欧,文化与技术的交融也深刻影响着他的设计语言。近年来,他凭借个人音乐厅设计作品 Tension Instrument 荣获MUSE Design Awards Platinum (白金奖),French Design Awards Platinum (白金奖),A' Design Awards Gold (金奖),NY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s Gold (金奖),并入围了由著名建筑媒体Architizer 举办的 A+ Award奖;艺术画廊 Twisted Intertwining 获得A+ Awards特别提名;而结合社会议题的 Islamic Distiller Mosque 项目,则获得A' Design Bronze (铜奖)。

  从手工出发:回到建造的本质

  “我的建筑观,从街头手工艺人和木工师傅开始。” 金立晗回忆起家乡街道上的吹玻璃艺人和木工:“他们的操作既源于对材料和结构的深刻理解,也来自一种美感的直觉。手工建造,本质上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这种对“手作”的执着贯穿于他的多个设计项目。Tension Instrument 正是这样一件将音乐、结构与工艺融为一体的作品。项目的的空间原型的灵感来自于弦乐器内部的张力(tesion)。“弦乐的音色是由其内部的物质性的张力决定的。声音是一种媒介,将物质的张力转化为感性的张力” 他解释道,“而我相信建筑的语言也是一种媒介,张力也可以通过建筑被感受。”

  他为该项目设计的空间原型是由一个受拉的弯曲木制曲面和一个受张力的金属拉索构成的。这种张力与拉力对抗的空间形式,将弦乐紧张感在物理和心里层面延续了下来,并最终用于构成整个空间。 而在整体的建筑空间组织上,交响乐的重复与变化的手法也被很好地借鉴到了建筑空间中: 一个建筑空间原型,就如同乐章中的主旋律,被设计成不同尺度、 材料和比例的建筑元素: 大到承重墙,小到看台、屋顶以及墙壁上的吸音板。 因而最终的建筑空间在具有独特性的同时,又如同一首交响乐一样,各个元素非常和谐地被组织起来。

  金立晗设计的布拉格音乐厅作品 “Tension Instrument”

  该做品荣获 MUSE Design Awards Platinum (白金奖), French Design Awards Platinum (白金奖), A' Design Awards Gold (金奖), NY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s Gold (金奖),并入围了由著名建筑媒体Architizer 举办的 A+ Award奖

  而在艺术画廊 Twisted Intertwining 中,金立晗则转向了对雕塑性空间的探索。他研究金属铝的材料特性,自行设计加工设备,以参数化设计引导加工逻辑,在扭转、拉伸等一系列工艺实验中生成了新的空间原型。这些轴向扭转的金属构件在结构上实现了墙与楼板的一体化,同时横剖面保持矩形,提高施工可行性。建筑最终呈现为一组从同一原型衍生出的“雕塑集”,将建筑作为艺术品呈现于城市之中。

  “Twisted Intertwining”源自金立晗对手工艺与雕塑的探索。该作品也荣获Architizer A+ Award特别提名奖

  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建筑作为有温度的机器

  如果说前两个作品源自于他对材料与形态的敏锐感知,Islamic Distiller Mosque 则体现了他对建筑社会功能的深刻思考。在埃及旅途中,他观察到当地穆斯林在清真寺附近聚集饮水、祷告的日常行为,由此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一座清真寺,既是信仰空间,也能为社区带来干净的水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金立晗设计了一套无需外部电力的太阳能蒸馏系统,集成在清真寺屋顶,使建筑自身成为一座可持续运行的净水“机器”。这套系统不仅提升了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同时将宗教空间与基础设施合为一体,体现了技术与信仰、人性与科学的共生可能。

  金立晗在“Islamic Distiller Mosque”项目中的特殊建筑结构结合了太阳能净水装置, 并因此荣获 A’ Design Awards Bronze (铜奖)

  在KPF的国际实践:让设计落地

  除了个人项目的探索外,金立晗在KPF也承担着重要的设计角色。过去四年,他设计的多个大型项目陆续完成并进入施工阶段,包括新加坡樟宜机场T5航站楼、华润东莞万象城、上海北外滩超高层塔楼等。

  金立晗的设计实践,是一场持续的跨界对话——在艺术与建造之间、在雕塑与结构之间、在人文与科技之间。他用作品回应时代,用手工与技术并重的方法表达建筑的核心精神。正如他所说:“创意不是停留的概念,它最终要落实在建造之中。”

  (来源:点财网)

责任编辑:何奎良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