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老板 - 营销学院 - 东西方美学交织的旅人:陈诚的酒店设计哲学

东西方美学交织的旅人:陈诚的酒店设计哲学

2025-04-11 17:35:29

  在上海梧桐区的老洋房间,在新加坡滨海湾的摩天大楼下,在纽约曼哈顿的艺术画廊里,总能看到一个专注凝视建筑的东方面孔——34岁的陈诚,一个将东方意境注入西方奢华酒店设计的跨界艺术家。从上海交通大学的艺术设计本科生,到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MFA高材生;从上海华东设计集团的职场新人,到全球顶级设计公司Yabu Pushelberg的华人设计师,陈诚用十二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从传统到当代、从东方到西方的设计长征。

  书法少年的设计觉醒

  1990年出生于上海的陈诚,从小在宣纸与墨香中长大。作为上海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他曾在少年时期获得多项书法比赛大奖。"书法教会我的不仅是笔画的韵律,更是一种空间布局的哲学。"陈诚回忆道。这种对空间与留白的敏感,成为他日后设计语言的基因片段。

  201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陈诚以校招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华东设计集团。在参与西双版纳酒店项目时,他第一次感受到酒店空间的魔力:"好的酒店应该像一幅立体的书法作品,有浓墨重彩的大堂,有空灵留白的走廊,最后在客房收笔处留下余韵。"这种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空间结合的思考,让他在2015年转向家具设计时,就开始尝试用明式家具的线条解构西方现代主义。

  跨文化的设计炼金术

  2017年加入佰韬设计担任室内设计主管,是陈诚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作为团队中唯一的华人设计师,他主持了三亚豪华精选酒店的设计。陈诚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四水归堂"手法融入现代酒店大堂设计,通过巧妙的结构处理,让自然光线随时间流转投射出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这就像书法中的飞白,让固态的材料产生了流动感。"项目落成后,《亚洲设计》杂志评价道:"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结构最诗意的当代诠释。”

  陈诚在SCDA主持设计的上海虹桥丽思卡尔顿酒店

  这种成功融合东西方美学的设计理念,让陈诚在2020年受到新加坡SCDA设计公司的青睐,由其主持上海虹桥丽思卡尔顿酒店的改造项目。"万豪集团希望突破传统古典风格的局限,同时保留品牌原有的奢华基因。"陈诚在项目中巧妙运用东方美学中的留白与克制手法,重新诠释了这个国际奢华酒店品牌的当代气质。他借鉴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美学,将西方奢华酒店品牌成功转型为更契合亚洲市场审美的现代风格。

  纽约舞台的东方叙事

  2024年加入Yabu Pushelberg后,陈诚迎来了设计生涯的爆发期。在2024年纽约设计周的演讲台上,他展示的寺庙改造项目引发业界震动。通过将酒店设计中的"场景转换"理念应用于宗教空间,他创造了同时满足老年信徒与年轻访客的复合场域。"就像苏州园林的游廊,每个转角都预设了不同的体验节奏。"这种时空叙事的设计哲学,让西方同行看到了东方智慧的当代价值。

  陈诚在Yabu Pushelberg主持设计的三亚丽晶酒店

  在最新打造的三亚丽晶酒店项目中,陈诚正致力于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化表达。"我们不是简单地在空间里陈列中国古董,而是要让整个酒店成为一个讲述琼剧文化与海洋故事的沉浸式剧场。"他创造性地将传统琼剧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元素融入空间设计:大堂化身为"蓬莱仙岛"的奇幻场景,水疗中心则被演绎为"海底龙宫",每个功能区域都对应着琼剧中的一个经典桥段,通过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这一海南特色传统文化。

  设计的未来是文明的对话

  在陈诚看来,酒店设计正在经历从功能主义到叙事体验的范式转变。"未来的旅行者不再满足于一张舒适的床,他们渴望通过空间进入另一种文化语境。"他最近为深圳洲际酒店设计的"数字水墨"互动装置,让客人用手势控制投影的山水画变化,正是这种理念的实践。

  "书法中讲究'意在笔先',酒店设计也应该'情在境先'。"陈诚办公室墙上挂着他自书的对联:"西学为体,东方为境"。这或许正是他设计哲学的最佳注脚——用西方的技术语言,讲述东方的空间诗意。当全球酒店业都在寻找文化差异化的今天,陈诚这样的跨界设计师,正在成为连接东西方美学的现代桥梁。

  (来源:点财网)

责任编辑:何奎良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