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慧”种烟 四川会东山地农机解锁烟叶生产智慧新篇
2025-04-27 17:22:25
4月21日,在作为会东县核心种烟乡镇之一的铅锌镇烟田里,一场充满科技感的“农机赛马”如约上演。四驱微耕机、起垄打窝一体机、自走式旱地烟苗移栽机等12种“量身定制”的烟草农业机械纷纷亮相。机声轰鸣打破山间的宁静,也拉开了会东县2025年农机农艺融合烟草农机演示会的序幕。
机械赋能 烟叶种植“加速度”
会东是全国烟叶生产规模第一大县,烟叶产量连续10年蝉联全国县级烟区第一,全县年平均烟叶种植面积占凉山州烟叶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一组组可观数据的背后,是会东近50年的烟叶奋斗发展史。
“过去种烟全靠人力,一天下来,浑身骨头都要散架……”正在现场观摩的会东县铅锌镇新岔村烟农郑春仓感慨道。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会东深知单纯依靠拼规模、拼面积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将难以为继。为此,会东县农业农村局、会东县局(分公司)通过多地考察调研,针对会东高山小梯田地貌特征引进了专为山地作业研发的小型农机。
“四驱微耕机,能突破传统两驱机型在陡坡作业时需要人力辅助的局限,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而起垄打窝一体机一次性能完成起垄、打窝两个环节作业,等同于代替20个普通劳动力,大幅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用工成本。”会东迎鑫供销社土地托管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焕梅,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耐心讲解这两款“明星产品”。
一款专为云贵高原设计的“栽苗机器人”,昆明理工大学刘剑雄教授团队研发的“自走式旱地烟苗移栽机”也首次亮相,能自动完成打窝、投苗流程,栽种合格率高达98%,可代替16个普通劳动力。
此外,拔杆机、铺膜机等新型农机轮番演示,让前来观摩的烟农们沉浸式体验了农机农艺融合的“黑科技”带来的便利与高效。
政策“红包” 点燃购机热情
“这四驱微耕机翻地的速度和效果太让人惊喜了!”郑春仓不禁感慨:“要是能用上这些机械,种烟可就轻松太多了!”
如何让烟农能够“买得起、用得好”,让越来越适用实用的农机解放越来越多的烟农双手,实现轻松、高效种烟。
“买一台机器,领两份补贴!”这便是此次演示会的另一大亮点。
这也让不少烟农从最初的观望变成了跃跃欲试。
“这个农机机身轻巧,转弯、掉头灵活,操作顺手。”
“一个机子就能起垄、打窝,省时又省力。”
“看起是机器,用起来比人工还灵活!”
……
前来观摩的烟农交流着“农机+农艺”给他们带来的新政策、新技术、新变化。
“像微耕机这一类机型,在国家购机补贴(800元/台)和烟草行业补贴(800元/台)的双重政策激励下,目前会东县1.7万户烟农的小型农机持有量已接近1.85万台。”会东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唐大先表示,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烟叶生产的现代化,烟草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除了直接购机以外,会东还创新推出“农机共享”服务模式,通过租赁、代耕等多种方式,让烟农都能享受现代化农机带来的便利。除此还为烟农搭建平台,引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全方位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实现会东烟草“一地四化五标杆”发展目标筑牢根基。
随着铅锌镇首场演示会的成功举办,这场“农机推广热潮”正在全县蔓延——松坪镇、姜州镇、淌塘镇等多个乡镇的演示会将陆续启动。越来越多的烟农将亲眼见证、亲身感受机械化种植带来的便利与效益。
“普适性”农机的引进只是会东县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会东县还将试点开展植保无人机等更加先进的智能装备推广,通过持续优化“量身定制”的农机推广模式,让更多烟农用上“致富机”赚到“省心钱”,让农机农艺融合成果真正转化为会东烟农的“幸福指数”。(张悦嘉 郑佳莉)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