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171882
首页 > 营销学院

京西智行的独角兽新路——产品、供应链与组织变革

2025-07-23 18:04:03

        京西智行的目标是使曾经高高在上的顶尖悬架科技实现科技平权,走进千企万车、千家万户,最终普惠全球。

  当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加速洗牌,一家布局全球的中国企业正悄然影响行业生态,并且持续吸引着资本的关注。

  6月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京西智行以130亿元估值再度上榜,成为智能汽车底盘供应链唯一独角兽企业,在欧美传统巨头盘踞的底盘赛道树立了来自中国的标杆。

  超百亿元新订单、5亿元B+轮融资、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的中国首次量产,以及iDBC1线控制动系统(1-Box)成功出口欧洲,共同构成了京西智行连续两年入选胡润独角兽的硬核成绩单。

  截至目前,京西智行已经为全球50余家汽车品牌提供数十款产品,全球年销售额约为80亿元,并不像是一家小企业。然而近年来不断放缓的全球市场增长,让京西智行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在中国市场的战略。

  过去的几个月里,京西智行以产品管理升级、组织架构调整、供应链策略革新三大维度展开战略转型。去年的京西智行财务亏损。今年的京西智行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扭转经营亏损,重回盈利轨道。

  大单品战略,强化产品优势

  京西智行以往的理念更重视实现较高的利润率。然而在中国这个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上,部分车企去年给京西智行带来的销售额很低,不少客户带来的年销售额只有两三千万元。较低的合作金额让双方难以彼此相互重视,也难以实现战略协同。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它新兴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仅靠屈指可数的产品参与到国产新能源车企的生态中,以攻城略地之势蚕食包括京西智行在内的跨国供应商的市场领地。

  为此,京西智行致力于打造极致性能和成本的大单品。公司组建了产品规划委员会,削减战略关联度低、盈利前景模糊的产品;明确聚焦确定性更强、兑现能力更高的产品赛道——MagneRide®磁流变主动悬架系统、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

  京西智行全球独家量产磁流变悬架系统以每秒1000次的频率实时调节

  悬架领域的大单品——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产品性能和口碑早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自2002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兰博基尼、法拉利、奥迪、凯迪拉克、野马等超豪华和豪华品牌已应用该悬架系统多年。

  京西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贡献了新增订单中60%以上的金额。中国市场首款应用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的国产车型将来自中国领军新能源品牌。它的技术先进性、产品特性让京西智行从传统供应商角色转变为技术共建者、价值共创方。

  相比传统电磁阀减震器,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能以每秒1000次的频率实时调节阻尼,根据路况与驾驶需求动态调整减震效果,完美平衡操控性与舒适性。

  其阻尼调节范围数倍于电磁阀减震器,且通过软件进行科学和数字化的调校,让悬架系统调校不再是一门玄学。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可适配车型平台不同车型,极大缩短整车研发周期。整车厂不仅能降低研发成本,还能通过OTA远程升级优化底盘表现,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灵活的驾控体验。

  虽然通过聚焦大单品的战略,京西智行在短期内收缩了产品线,但长期研发投入和产品开发仍然是其发展的基石和根本。公司资源仍然会在R-SARC稳定控制系统、EMB和1-Box线控制动系统等战略产品的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保持高投入。

  制动领域未来的大单品——EMB系统——能够提供控制器双冗余、电源双冗余、传感器全冗余、执行器轮边控制的全冗余硬件方案,保证达成汽车安全最高等级,为L3及更高阶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具成本优势的方案,直面未来高阶自动驾驶。

  京西EMB系统以独特的非线性球盘设计,实现更高执行效率,更快响应速度。

  京西前身早在2000年便验证了电子卡钳概念,叠加近20年线控制动系统经验、近40年卡钳制动系统经验,并从2024年开始与蒂森克虏伯强强联合,现已迭代至第三代,远超目前的故障模式冗余要求。

  京西EMB系统以独特的非线性球盘设计,实现更高执行效率,更快响应速度。车轮锁止时间显著缩短至75毫秒至100毫秒。采用极简架构,无需伺服机构或ESC模块,减少了空间需求。此外,插拔式电子结构接口为客户显著简化了装配工艺,提升整车组装效率。

  供应链整合优化,系统性重构成本

  京西智行的变革也是一台围绕产业链效率与成本控制的手术。

  作为京西大单品之一的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已于今年三月在广东省深汕工厂首次生产,供给客户的价格已经低于电磁阀悬架。这之中,供应链革新带来的效果首当其冲。

  京西智行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已于今年3月在中国首次量产

  京西智行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以每秒1000次调节,全软件数字调校助力车企普及高端主动悬架

  在成本控制方面,京西智行已经拥有显著优势。其原材料占比只有52%左右,远低于汽车行业一般报表的70%至80%。现在又通过国产化策略,进一步降低了核心零部件的成本。

  京西智行先是打破全球统一采购,中国供应链负责中国国产产品,解决冗余组织和繁琐流程的问题。这样,中国区域局部的供应链突破,带动决策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国产化进程,与多家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为了给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的国产化打好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环节压缩和降本增效,以厂中厂模式引入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创新的厂中厂模式整合了多方资源入驻张家口生产基地,二级供应商零件供应实现一步到位,不仅建设起了产业链技术共享的战略生态,更提升生产效能和保障了交付能力。

  作为二级供应商的山东泰展公司设于京西智行张家口工厂内的厂中厂生产磁线圈成本相比其在山东生产将减少超过60%。山东泰展公司磁线圈厂中厂近期已进入调试阶段,将在两个月后进入全量生产。

  今年3月,京西智行还与南阳胶联、江苏立万以及博海新材3家上游供应商合作,也将实现从二级供应商生产线直接输送到京西智行装配车间的高效流转,合格品直达装配线,最大限度地降低配套生产成本。

  革新后的京西智行中国供应链已经得到了财务和市场等多个层面的验证,成功确立了区域的新模式。这种成功的供应链新模式还将在不远的未来输出到欧洲和北美区域,实现同样的决策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最终再次实现全球供应链的统一。

  组织变革重塑,向“铁三角”跃迁

  若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和优异的成本控制能力,还需拥有敏捷高效的组织响应力。

  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华为便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企业。华为作为一家优秀的公司,整个组织做了大量的研究,系统化的通过第一性原理做产品研究和规划的机制,目标是做出性能最领先、成本最低的产品。更扁平、灵活的“铁三角”作战单元就是源自华为的战术设计。

  京西智行引入“铁三角”作战单元,组建起来“销售+研发+交付”三位一体交叉团队,打破内部壁垒,提高协同效率;推动属地化管理机制,在海外团队中引入本地管理者,促进中西融合,提升运营弹性与响应速度。

  京西智行全球重构了组织边界——每个“铁三角”小组具备决策权,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部门壁垒与地域隔阂。传统若干层级的审批链条压缩至三人小组决策,实现“听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

  在本地市场,京西智行通过客户共创、组织扁平化与项目节奏适配,形成差异化的落地执行力;在全球层面,坚持统一的价值导向,在质量、性能、安全等硬性指标上保持一致标准。

  京西智行前瞻布局欧美,全球体系完善

  京西智行同步推进管理层本土化改革,在全球裁减400余员工以管理层和高级研发人员为主。管理层从平均55岁的外籍高管逐步过渡至更年轻、熟悉市场的本土人才;通过提拔懂产品和关注产品创新的人才,显著加快了与客户合作项目的落地节奏。

  这场系统性变革,不仅提升了组织效率,也释放了员工活力。之前整个公司的工作节奏较慢,目前已大规模扭转这种状态。日常工作节奏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所有人的目标都对着客户和产品。

  在新的机制下,技术、管理、销售等多线条人才都迎来更通畅的成长通道与更强的参与感,整个组织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为公司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过去,智能汽车底盘线控制动、线控悬架关键技术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自2009年京西收购德尔福悬架与制动全球业务,中国底盘产业才彻底打破外资卡脖子技术壁垒。

  在传承和消化吸收德尔福技术的基础上,京西智行已建设了中国引领全球研发、生产、销售的完善体系,其全球研发创新中心也将落地广东深圳。

  如今的京西智行,既保有“旧世界”的工程积淀,又主动适配“新体系”的节奏逻辑。从核心技术攻坚到组织机制重构,从全球资源统筹到本土快速执行,已经完成一场体系级的进化。

  作为高端智能底盘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少数企业之一,京西智行的目标是使曾经高高在上的顶尖悬架科技实现科技平权,走进千企万车、千家万户,最终普惠全球。

  这家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的智能底盘科技独角兽正以系统技术策划能力、本土响应能力和全球制造能力为锚,登上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跃升的主舞台,成为支撑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关键支点。

  (来源:36氪)

  (来源:点财网)

责任编辑:何奎良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