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与人工智能”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4-29 17:50:54
日前,“中文与人工智能”研讨会在首都北京召开,各方人士齐聚国子监,就“中文与人工智能”展开激烈的讨论,多维思考令人脑洞大开。
参加活动的有:中国亚太新时代青年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彭羿,欧盟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李青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张柏,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秘书长、首都文明工程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季燕京,教育部华文教研中心导师顾建平,中国科学院天文口“空间测量技术”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平劲松,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星际探测研究室主任果琳丽,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董勤喜,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博士刘蕴萱,海南如是书院监事长冯卫杰,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吕天赐,山东肥城慈明学校校长刘秀霞,问道鲁班科技董事长霍达以及教育元宇宙国际实训体系研究院院长马良、副秘书长郭振耀、白杰文等。
与会代表首先参观了大厅正中央的汉字巨作“稽古坛”。这是一个主体结构由内六外八的建筑形制组成,六边体的通天柱篆刻了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符号,喻指汉字象形/会意/转注/假借/指示六种造字法,顶端水晶球意指文字诞生的文明最初,可作为数字影像展示功能。运用上万个榫卯组合连接成斗拱造型,由10080枚活字组装八道门体,每一枚活字内置芯片,可以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触达信息节点 深度链接用户 ,打造“中华文字元宇宙”文化交流共享系统。稽古坛研发历经12年,曾荣获“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一等奖。
代表们对国家登月工程和“月球历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致认为这是培养国人宇宙观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文化自信和参与国际治理有着独特的作用。与会代表还分别就汉字的起源、文明的传承、博物馆的作用、传统文化与育德树人的关系、海外汉语教学的经验、人工智能的影响等现象和本质做了深入的探讨,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对全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充满了信心。在全球“汉语热”的风潮下,积极开展新时代青年国际合作非常重要,以人工智能和元宇宙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更是当务之急,“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参与国际治理”任重道远。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这次活动之后即将发布“元宇宙中华文明百城荟”项目,其内容主要包括“文明探源、教育筑基、国货出海、宇宙畅联”,相信“中文与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形成“新质生产力”,有效地助力各地首发经济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来源:点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