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民群众,谱写基层华章
2025-02-25 13:39:07
做好基层工作,走好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事关党的建设与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基层工作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答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层是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因此更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为民排忧解难,才能在基层的沃土上谱写新的华章。
保持“深入基层接地气,扎根基层践初心”的决心与勇气。聆听民声,洞悉民意,方能精准施策,惠及百姓。基层是民意的发源地,是政策的试验田,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人民的急难愁盼。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时,走遍全县120多个村庄与农民同吃同住,真正摸清了人民疾苦。作为基层工作者,更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深入基层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实事求是,久久为功,只有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去服务群众。
保持“打破常规思想,才能发现新大陆”的变革魄力。《荀子》有云:“为官为政,是为天下谋福利者也”。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群众,这就需要基层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以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而找出工作不足提高自身能力。我们还应创新服务方式。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不断努力,久久为功,提升基层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保持“事生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的爱民情怀。众人拾柴火焰高,共享其利,乃能成大事。基层治理不能靠政府单打独斗,需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通过依靠群众凝聚强大合力,方可打通“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思想水平,培育群众共建共享的意识,激发群众共建共享的热情,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从而拥护党的政策,推动政策实施,也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需要多方协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政府、社会、群众良性互动,构建治理新格局。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治理永远在路上。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者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劲头,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书写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静源)
(来源:点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