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启新篇北京朝阳打造“有温度”的公共文化空间
2025-04-24 11:03:39
阅读是美好、是温暖,更是探寻内在的力量。建设新时代公共文化中心,是打通宣传群众、引领群众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值此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朝阳区以一场书香浸润的文化实践,为全民阅读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写下生动注脚。作为朝阳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象外公共文化空间正式揭幕,同步启动“共享阅读之美——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主题活动,并迎来悦读书屋、新教育童书馆的落成开放,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朝阳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开启新的社区示范篇章,为全国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美邻距离”:让全民阅读融入社区肌理
在不断完善“3+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的基础上,朝阳区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新阵地,持续深化公共文化阵地网络布局。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陈伟局长提到,朝阳区始终以“书香朝阳”建设为抓手,推动全民阅读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朝阳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新成员,象外空间以“让附近更有温度”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探索将全民阅读、艺术体验、社区服务与便民商业深度融合。象外空间创始人郭宗伟表示,象外空间的揭幕不仅是朝阳区推动公共文化空间的新篇章,更是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新起点,未来将通过“与科技融合、与创新同行、与社区共建”等内容模式,推动文化资源与社区居民的精准对接,为区域文化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力量。
在象外空间,居民不仅能借阅精选图书、参与名家读书沙龙,还能体验青少年通识课程、音乐会、心理疗愈等多元活动,更可便捷获取咖啡轻食、文创市集等社区商业服务,真正实现“书香生活”、“美好邻里”与“烟火气息”的无缝连接。

另外,在纸质书籍与科技共生的时代,象外空间从未停止对「未来阅读」的探索,特别引入春晚机器人和机器狗,以迭代前沿科技的方式,重新定义书店的边界,同时象外空间正在举办以“机械觉醒——智能机器人三千年”的主题展览,从普及机器人的发展史到打造知识型的邻里社区,希望通过科技成为温暖社区的“第三种语言”。
让童书点亮童年,“新教育童书馆”的落地是象外空间“营造书香朝阳”理念向社区场景的延伸实践,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经典童书走进社区,助推孩子们从“有书读”到“爱读书”,构建儿童阅读支持体系,最终形成“会读书”“乐领读”的助读好习惯。
政协委员献策: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书香朝阳"
揭幕仪式当天,朝阳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实地体验数字阅读区、亲子共读空间等功能分区,并就"如何提升文化服务精准度"展开研讨。作为朝阳区"书香朝阳"建设的重要载体,象外空间开创性采用"政府引导+专业运营+社区共建"模式。一方面通过政协调研、居民议事会等机制精准对接需求,另一方面引入专业文化机构进行内容运营,同时鼓励社区居民担任“阅读推荐官”。“我们不止提供空间,更致力于培育文化共同体。”象外空间创始人郭宗伟表示,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机制,近期也将推出“邻里文化节”,通过机械觉醒展览、艺术画廊计划、社区领读人计划等活动深化居民的情感联结,让社区阅读空间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微循环。

悦读阅朝阳,书香连世界。从拉近“邻”距离到共绘“五宜”朝阳的美好愿景,让阅读不止从书出发,更是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区的美好纽带。未来,象外空间也将通过标准化建设与特色运营,让"书香朝阳"从愿景照进社区,为城市公共文化的内核提供创新实践,让“优质共享、全民阅读、幸福邻里、即刻抵达”成为现实。
(来源:点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