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老板 - 营销学院 - 广东博众:高阶智驾下放至10万元以内,产业链谁受益?

广东博众:高阶智驾下放至10万元以内,产业链谁受益?

2025-02-17 14:03:32

  比亚迪发布21款智驾版车型,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并全部保持原价,“加配不加价”。其中最便宜的智驾车型为海鸥,售价仅6.98万元,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广东博众认为,在比亚迪的带头引领下,其他车企也将不得不把高阶智驾下沉,带动的增量可能是1000万+辆数量级。

  以往,L2+或更高阶的智能驾驶在20万以下的车型很少配置,高阶智驾是20万+车型享受的功能配置。

  但2024年20万+以上车销量约450-530万辆,约占总销量的22%-27%。换句话说,70%+的车还没配置上高阶智驾。高阶智驾下沉,带动的增量可能是1000万+辆数量级。

  2024年11月,小鹏P7+震撼上市,起售价仅18.68万元,却全系标配城区NOA方案,直接将高阶智能驾驶的价格门槛拉到了20万以内。

  2025年2月初,比亚迪、长安等头部车企更是不甘示弱,纷纷发布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规划。这些行业巨头的入局,无疑推动着汽车行业加速迈向“智驾平权”的崭新时代。以往高阶智能驾驶仿佛是豪华车型的专属“特权”,如今却逐渐放下身段,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

  随着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未来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搭载在10万元左右车型上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可以预见,各车企都在加速高阶智驾布局,这一趋势将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让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智能驾驶各环节零部件集中度与空间格局梳理

  从市场空间看,当L2/L2+渗透率各达50%时,空气悬挂成为超500亿规模的大赛道,它正以舒适驾乘体验,打开市场增长新空间。摄像头、智驾域控、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紧随其后,坐拥300-500亿市场,它们是智能驾驶的关键支撑。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速连接器,在100-300亿区间发力,为汽车智能化升级添砖加瓦。而超声波雷达、域控芯片市场规模虽在100亿以下,却也不可或缺。

  谈及市场集中度,激光雷达、空气悬挂、线控制动赛道,CR3超80%,强者恒强态势明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CR3在50%-80%,竞争相对集中。前视摄像头稍显不同,CR3低于40%,市场竞争更为多元,给新入局者留足了机会。这些差异,影响着企业布局与行业未来走向。

  高阶智驾推动下,车载感知硬件有望显著增加

  硬件配置层面,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传感器数量。具备NOA功能的车型需要更多传感器,摄像头从L2的5-6颗提升至11-13颗,毫米波雷达从1-3颗提升至3-6颗,激光雷达一般为0-3颗,传感器数量明显增加。

  域控制器需求高增

  高阶智能驾驶功能需要车端搭载具备AI算力的SoC和基于AI芯片开发的控制器,控制器以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为主流,即行车/泊车共用一套传感器,根据芯片算力不同,行泊一体域控制器ASP在1000-10000元不等。

  2024年以来行泊一体域控渗透率呈现加速态势,1-9月实现行泊一体域控出货量182.9万,同比+77.6%。格局方面,德赛西威芯片方案布局丰富,包括英伟达、地平线、TI等企业,受益理想、小鹏、小米等客户放量,域控份额持续提升,竞争优势明显。

  广东博众分析总结:

  在政策、硬件、软件和保障四方面的共同作用下,2025年有望开启全民智驾的一年。各车企均加速高阶智驾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来源:点财网)

责任编辑:何奎良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服务项目